Tuesday, January 20, 2009

〈转〉一对父子在景气寒流中的对话

進言集─家書與回函 ~景氣寒流中的對話
父親寫給兒子的家信
魏東陽/外稿

兒子,開學以後,過得還好嗎?聽你媽說,你上個Quarter的成績不錯,令人欣慰。

現在全世界都處於非常時期,很多人的財富都損失慘重,可能你週邊的同學,就有因為家裡經濟狀況突然變壞,而必須休學回國的例子。

這 是1929年美國大蕭條(the Great Depression)以來,世人再次面對的經濟惡耗。80年來,全球經濟在二次大戰後重新站起,並持續繁榮,特別是1990年以後,亞洲經濟成長很快, 人們的生活隨財富增加,日子過得愈來愈好。這個現象一直到2007年才開始轉變。

現在大家的財富與資產普遍嚴重縮水,失業率節節高升,不僅 是美國,世界各國都逃不掉。台灣與大陸的數以10萬、百萬的大學甚至研究所畢業生,現在都找不到工作。所謂找不到工作,以前可能祗是暫時的,現在情況很 糟,有工作的人都不保,剛畢業的人找工作就更難了。沒有工作,就沒有收入;沒有收入就沒有錢可用;沒錢可用的下場就很慘。

以前你在台灣時,大家的經濟狀況不錯,社會上,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與花費,大多不會太節省,因為手頭的錢夠用,所以作子女的要多花點錢,買些奢侈品,父母親大致不會管太多。在職業與興趣上,子女的選擇,父母通常也都支持,至少不會太過反對。

情況逆轉

如 今,情況逆轉。不僅父母的手頭變得相當緊,而子女如果沒有工作,或至少可以養活自己,就會成為父母沈重的負擔。有些家庭過去有相當的積蓄,即使這波景氣下 滑時,賠了不少錢,資產損失不少,但日子還過得去;若是以前積蓄少,或是沒有積蓄,這次又不幸失去工作,若子女也找不到工作,情況就會很遭。

我們家的情況如何呢?去年1年,我們損失雖然相當多,不過日子還過得去,不用特別省,也沒有特別的財務壓力,供你唸完大學,沒有問題,所以你不用擔心。

但 我還是要趁這個時候提出早期警示,主要是你們這1代,15~35歲,因為過去的日子是處於繁華期,除了唸書,生活上較少顧慮,對很多事情通常比較樂觀,有 時是盲目的樂觀,總認為生活的步調就是如此,理應如此。這種天真的樂觀,雖然不是壞事,但若碰到比較壞的情況時,可能會不知所措。若抗壓性不足,或是避重 就輕,很容易就走偏鋒,偷拐搶騙等違法犯紀的行為(台灣最近有增加趨勢,美國可能也有類似情況,出門自己要小心),或者對人生失望而走絕路的,也不會是特 例。

寫這封信,是要提醒你,人生的變化有時是你意想不到,可能變好,可能變壞。變好或變壞的原因,自己一定要搞清楚。因變好而變得自大或狂妄,不足取;因變壞而懷憂喪志,更是不值。更糟的是,不明究裡將所有問題都怪罪別人或環境,形成怨天尤人的藉口,那就更讓人不敢恭維了。

挫折與成長

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都會碰到挫折,與相當多的不如意,但這些都是給我們的挑戰,每1次通過挑戰,你會覺得自己變得更有自信,也更堅強。若是通不過這些考驗與挑戰,就算家裡有錢或自己有多優秀,都不能成為1個讓人尊重或自己覺得在社會有價值的人。有個例子給你參考:

公 司剛成立時,我面談過近百位的求職者。1位國內著名大學畢業,取得美國知名大學MBA學位的女生,來應徵我們記者1職,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。面談過程中, 我從她的經歷中,得知她家裡的環境不錯,且取得名校MBA,足以證明她的聰明。應徵記者之前,她也好好唸過一些有關新聞與記者相關工作的書。這樣的條件與 認真的態度,你覺得我該不該用她?她願意來,理當率先錄用。

答案是,不能。面談中,我發現她因為感情不順,到宗教界待過一段日子。我覺得她 對挫折的處理不夠好,甚至可能不太能接受挑戰與挫折。而記者的工作,經常得接受挫折,而且要能將挫折改為機會,如果不能如此,要求採訪(就像你做Call sales),碰到挫折的機會非常多;而能不能在採訪採時,以適當的態度應對,尤其對方若是大老板,不僅會影響採訪內容、品質,也影響到報紙的形象與聲 譽。後來,為免再一次傷及其自尊,祗好跟她說,再跟她聯絡。

常想一二的威力

聽說,台積電 董事長張忠謀的辦公室內,掛有一幅字句,寫著:「常想一二」。什麼意思?大陸有句諺語:人生不如意,十有八九。剩下就是一與二,也就是對不如意的事,不要 懷憂喪志;常想一、二,就是要往好的方向想。人性上,大家都傾向事事如意,也樂在處於事事如意情況中,反而忽略了其餘「一二」的實際性與重要性。常想一 二,不但有助自己度過低迷時期,更會提供反敗為勝或獲得新的靈感與新的方向。可見它的威力。

我最近買了一些書,其中一本是《經濟大蕭條年代 (The Age of the Great Depression, 1929~1941)》。我想從當中瞭解,當時美國從為何會出現大蕭條,而美國政府、國會、人民等,在那段慘澹期間內,做了什麼,又如何度過等狀況。發現 美國很多法令與機構,都是在那段長達10多年的中,陸續產生的;而那段時間,美國人在科學與消費、生活、休閒、讀書報與工作上也都有很多重要改變。這些改 變在後來奠定小羅斯福總統的歷史地位,及美國日後成為全球霸主的根基。

這次蕭條會維持多久?是否會構成大蕭條?目前沒人敢斷言。但是如論如何,做最壞打算與做好本份的事,才是最清楚不過的對策。以上,就提供你做參考了。

兒子回函

我很詫異我們2008年損失很多,但瞭解大家都處於較艱困的時期。我重新開始記錄日常支出,以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。我們這裡很多學生都出生富裕家庭,你提醒我之前,我就已經知道,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花費不像是學生。

有的人會花500美元買一條牛仔褲;也有的人每餐的上限是5美元。此處學生花錢的方式差距很大,方式與選擇也很不同。我不敢說自己變得很懂得花錢,但我已經做了改變,因為現在的情況與以前不同。

我不再買(籃球明星)Jordan的東西了,除非我想得非常清楚;而且在舊的用壞前,不再買新的。之前打工的經驗對我非常有幫助,也開始瞭解《富爸爸 窮爸爸》這本書所說,大部分的人都在為日常生活疲於奔命(Rat Race)中,為生活賺錢,再把錢花光。

我不想為錢而生活。每當我看到花很多時間打工,收到的支票祗有300美元,心想,這樣下去,我肯定完了。我想我現在更知道錢的重要性與消費習慣。

請保重也謝謝你的建議

(本文言論不代表電子時報立場)

魏東陽,曾任電子時報副社長,經濟日報記者。



蕨雅阅读札记:

不久前,我在MSN Status写“2009年是美好的一年”,朋友说2009一点都不好,很多人破产,很多人被裁退,很多人……哪里好?

我一直都认为危机就是转机。然,转向什么方向更重要。

昨天读了关于Think The Unthinkable的一篇文章以后,我开始在想,是什么让全世界走到这里?

当五大现象冲击全球:全球无一国家幸免,通膨迅速转为通缩,对冲基金带来不确定性,金融业无能力挽救企业,产业供应链面临瓦解…… 而我这个不知世界凶险的小妮子,要如何反应?

Think Big的人,现在都在忙什么?故意小的人(参考:《小是我故意的》),现在又如何?

我听过一句话——“21世纪是走向心灵的一个世纪”。我曾经很怀疑,外在的世界如此繁华,那么诱惑,是什么原因会让人们走向心灵?那必定是很大的冲击,人们才会不再继续向外追求,而转向心灵探求。

如果你问我,2009年到底有什么好?我想,那大概是让人好好地沉淀,然后重新出发的一年。沉淀的过程,也是美好的。



延伸阅读:

杜英宗:是該Think The Unthinkable的時候了!

山姆‧沃爾頓會怎麼看《小,是我故意》的這本書?


1 hugs:

Anonymous said...

泡沫破了,就有人尝试建构编制更绚丽的泡沫,也有人明白不能老在泡沫里睡觉……但,从一个泡沫里探头出来,却钻进了另一个泡沫……

fish_in_bubbles